結合影像和大數據 預測未來2年罹患失智症風險

Close up portrait of a man from the side in profile and a hologram of a working brain.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ce, brain work, thought process

失智症如果能提早發現、及早介入,可以延緩惡化情形,甚至在還沒進入失智症、僅是部分認知功能(如記憶力、注意力)出現問題時,就給予藥物或改變生活習慣,就能避免真的失智。

失智症預測未來有望可以成為健康檢查的一部份。國內研究團隊已開發出運算和影像分析技術,可提供想了解失智症風險或有認知功能問題的人,有別於現存檢查方式的另一個有參考價值的答案。

利用影像分析腦齡 算出未來2年內出現失智症的風險

研究團隊透過大數據分析600名健康的18~88歲受試者的腦部影像,利用AI運算建立出數學模型後,就能透過模型估算出受試者的腦齡,再比對華盛頓大學針對失智症問題所蒐集的影像資料庫,得出健康人和失智症患者腦齡的差異。

主要研究者、台大醫學院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兼任教授曾文毅發現,腦齡和受試者年齡之間的差距可以預測未來發生認知或失智症的風險,也就是說,透過核磁共振造影(MRI)和數學模型運算得到的腦齡數值,若比實際年齡大愈多,有認知方面的疾病風險愈高,「兩者相差5歲,未來兩年可能會有輕度認知障礙的可能,相差10歲則可能會有輕度失智症。」

曾文毅再單獨研究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透過核磁共振造影觀察2年後演變成失智症的情形,「不是所有人都變成失智症,有的惡化,有的則是風險慢慢降低。」曾文毅發現:

腦齡比實際年齡大10歲:惡化成失智症的風險變高

腦齡比實際年齡大5歲:持續維持輕度認知障礙

腦齡比實際年齡大3歲:風險下降

這項技術只需要15分鐘的掃描即可運算腦齡,已獲得食藥署認可,正與國內醫療院所和健檢中心洽談合作,該技術和研究結果也刊登在《連結(LINK)》期刊中。

直接觀察腦神經纖維的健康度,彌補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間的距離

這項技術有何重要?曾文毅表示,現今失智症的檢查,包括抽血和正子攝影,看的是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沉積的情況,只能作為失智症或神經退化相關疾病嚴重度的參考,不能當作確診工具,加上之前「類澱粉蛋白是失智症主因」的說法受到嚴重質疑,所以需要其他的檢驗工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表示,這項技術不是看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而是直接檢查腦神經纖維的粗細,當腦神經纖維變細,表示認知功能可能出問題。

特別是自我認知輕度認知障礙的人,這項技術很有幫助,「臨床上,不少人自覺有症狀會就醫、接受失智症記憶功能量表評量,但評量分數又不到確診失智症的地步,因此醫療上無法介入,導致病人情形惡化,最後真的變成失智症。」而這個技術可以及早發現病人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醫師也可以及早給予建議,延後或避免真的失智,包括自費用藥和生活習慣調整。

蔡睿蘋進一步解釋,抽血和正子攝影屬於自費項目,國內並不普及,臨床上要確診失智症,還是靠記憶功能量表或進一步用MRI觀察顳葉或海馬迴是否萎縮,無法預估失智症的風險;而新技術直接從腦神經結構預測罹病風險,是一大突破,且也可以檢查現在新冠肺炎造成的腦霧問題

不過蔡睿蘋表示,該研究有一個缺點,因為這項技術定位在預防、健檢,因此未來若進入醫療或健檢體系,接受檢查的應該會是健康或亞健康的人,這些人認知功能相對完整,因此即使預測未來會有神經退化的疾病,也無法確認是哪一類型的失智症,例如無法確認阿茲海默症或是帕金森氏症。

不過站在預防的角度,蔡睿蘋認為這項技術還是有其價值,曾文毅也提醒,若已步入中年、有三高問題、家族史、有抽菸喝酒習慣或生活壓力大,都要注意認知功能是否正常,因為這些問題都會破壞腦神經纖維,進一步造成失智症。

文章來源:康健雜誌(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6839

預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