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失智症惡化速度、阿茲海默症平均餘命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明顯增加,推估民國120年失智人口近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2位失智者,未來的50年中台灣失智人口數以平均每天增加近30人,約每48分鐘增加1位失智者的速度成長著。

     失智症的症狀,除了大家印象中的「遺忘」的短期記憶力惡化,還包含其他認知功能惡化,包括個性改變、注意力變差、語言能力喪失、理解能力變差、判斷能力弱化、問題解決能力變差及出現妄想(delusion);此外,也可能伴隨失語症(aphasia,講話內容空洞,語法錯誤)、失用症(apraxia,失去執行以前已學會的動作)、認識不能(agnosia,失去辨別日常生活用品的能力)與執行能力的喪失。所以要了解失智症的治療,並須先了解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才能在專業的醫護團隊協助下,進行正確的診斷,才能有良好的治療方針。

     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可以先分成兩大類,可恢復的失智症及不可恢復的失智症,不可恢復的失智症則包含退化性及血管性,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可恢復的失智症中常見的原因有(1)營養失調:如缺乏維他命B12、葉酸等營養素。(2)顱內病灶:如常壓性水腦症、腦部腫瘤、腦部創傷等。(3)新陳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等。(4)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梅毒、愛滋病等。(5)中毒:因藥物、酗酒等。這些原因只要被找到,好好接受治療,則其認知功能有可能回復而脫離失智症的情況,這樣的情況約占所有失智症3~5%。而不可恢復的失智症,退化性其中最常見的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s Bodies),巴金森合併失智症(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mentia),及其他像是亨廷頓氏症(Huntington’s Disease)等等所造成的失智症,另一大類不可恢復的失智則為血管性失智症,是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有中風後血管性失智症、及小血管性失智症兩種。

     這時,要討論治療的必要時,會出現的一大疑問,既然可恢復的失智症只包占3~5%,那對於不可恢復的失智症,還有治療的必要性嗎?我們可以從台灣本土的研究資料來看,過去無法接受積極治療的年代,失智症平均餘命為4.48年;2015年的健保資料庫研究中,無藥物治療的失智症病人平均存活為3.39年,而有積極藥物治療者,則平均存活為9.03年,差異甚大。

     失智症的治療,可以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希望透過治療可以增進患者的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延長存活時間,並且延後患者被送到安養機構的時間。但目前針對失智症的藥物,其理論背景都是強化神經傳導功能(膽鹼酶抑制劑)(Donepezil,Rivastigmine及Galantamine),或減少神經傳導過程雜訊的強度(NMDA受體拮抗劑)(Memantine),來強化腦部認知功能的表現,並沒有辦法阻止或恢復已經受損的大腦細胞,甚至最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緊急授權通過的類澱粉單株抗體(Beta-Amyloid Monoclonal Antibody),也是移除可能的有害物質「類澱粉」(Beta-Amyloid),以達到可能可以使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疾病的進行,而非恢復已經受損的大腦細胞,所以,可想而知,治療一定在越早期開始,效果越好;另外這一類的藥物治療研究都是根據阿茲海默症的致病機轉所發展,所以,治療效果在阿茲海默症病人身上比較可以預期,雖然後續研究中,也用在其他類型失智症病人身上,例如路易氏體失智症,巴金森合併失智症及血管性失智症,但效果確實沒有像阿茲海默症病人這麼好。

     藥物治療方面,除了上述所提膽鹼酶抑制劑及NMDA受體拮抗劑,也會隨著病人疾病過程發生的神經精神行為(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在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協助家屬照護等考量,適當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等,但這一類藥物,因其副作用及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都必須在與臨床醫師仔細討論後才可以給予。

     在藥物治療不理想的情況,非藥物治療方面在失智症治療確實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常見的非藥物治療包含以下,(1)懷舊治療 (reminiscence therapy);(2) 認知活動 (Cognitive therapy);(3)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4) 藝術創作(Art Therapy); (5)運動治療(Exercise Intervention);(6) 現實定向感治療 (Reality Orientation Therapy,ROT) ; (7)其他包括園藝治療,光照治療,舞蹈治療,芳香療法,寵物療法,娃娃療法,感官刺激等。這些非藥物療法,只要了解其背後精神,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但也必須依照病人個性及喜好,而調整其操作方式及內容;但隨著2016年長照2.0開始施行,各地廣設「失智共照中心」及「樂智據點」,相關的非藥物治療取得門檻降低,病友及家屬在這方面可以多加以嘗試。

但是,回頭來看看這些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當然有其效果,但是,在根本上都還是延緩認知功能惡化,而非治療,在目前還沒有絕對的治療用藥出現前,「預防」還是最佳的治療方案,如同近來COVID-19給大家的認識,勤洗手,戴口罩,接種疫苗就是最好的治療,對於失智也是一樣的,但唯一差別,失智症的腦部病理變,在臨床症狀出現前20年就已經開始出現,所以換句話說,預防動作必須從40歲開始進行,包含「趨吉」:多運動、多動腦、多社會互動、採地中海型飲食及維持適當體重和「避凶」: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避免頭部外傷、戒菸、遠離憂鬱、改善聽力。

作者簡介:

粉絲專頁:葉東見行醫隨筆

蔡秉晃 醫師

學歷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 國立台灣大學生醫電資所博士

現職

  • 宜蘭開蘭安心診所 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特約主治醫師

專長

  • 記憶退化、失智症診斷及治療
  • 偏頭痛、各式頭痛診斷及治療
  • 一般神經內科疾病,腦中風,神經疼痛之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