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勝於治療,遠離失智,你我都可以

失智症其實是一個廣泛的統稱,在臨床判定上可以細分為以下四種:

  1.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
  2. 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
  3. 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
  4. 路易斯體症(Dementia with Lewis bodies, DLB)

其中以阿茲海默症佔比最高。這些疾病在臨床表現上各有不同特色,如阿茲海默症初期的時候是記憶功能缺損,海馬迴及其附近腦區開始萎縮,而後逐漸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萎縮的範圍也會擴增到顳葉、前額葉,最後到頂葉、枕葉。此外,阿茲海默症有兩個很著名的病徵就是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神經纖維糾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

過去30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類澱粉蛋白假說(Amyloid Hypothesis)-類澱粉蛋白斑塊是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原因。然而在近年此假說開始被懷疑,因為所有針對類澱粉蛋白斑塊消除的臨床新藥研究皆失敗了。有些科學家認為臨床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病人早在失智前10-15年,腦內已經開始累積異常蛋白,病發了才在清除為時已晚。因此臨床醫師開始往有失智症前驅症狀的病人注意,例如:輕度知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主觀知能障礙(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 SCI)。輕度知能障礙是部分認知功能較差,但未達失智症之標準,而主觀知能障礙是病人自覺自己的認知功能有很明顯的下降,但認知功能測驗表現與正常人無異。研究發現這兩群病人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遠高於健康人,算是高危險群,可是目前並沒有任何方法能知道到底誰會比較先得到失智,或者不會得到失智。除此之外,失智症患者大多是老人家,他們腦中可能早有異常蛋白、缺氧或老化的現象,故只針對異常蛋白治療,會是治療的盲點。

若以預防醫學的角度,將預防失智的方法推廣到健康族群身上,人人是可以遠離失智的。這邊的重點在於如何強化腦健康,例如減少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降低腦部發炎(Neuro-inflammation)、促進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增加神經滋養物質(Nurotrophic Substance)等標的。看似複雜,事實上只要趨吉避凶就能夠達到效果。所謂趨吉是指規律運動、多樣化健康飲食、多動腦、多社交、睡眠充足,而避凶則是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體重、不抽菸、不酗酒、不憂慮。除了這些介入措施之外,也要有失智風險的量測指標來評量介入措施的改善效果。

延伸閱讀:老人失智症前兆有哪些?預防4大關鍵要留意,讓阿滋海默症遠離你

Reference:

《失智診療手冊》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Makin S. (2018). The amyloid hypothesis on trial. Nature559(7715), S4–S7.